貼磚的這些雷區,上次文章得到了許多鑲貼師傅的好評,因為這些細節問題,有些是他們沒注意的,有些卻是他們不懂的,所以,小編今天又整理了一些貼磚細節問題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一、 粘結劑有結塊,繼續使用
在工地現場,很多鑲貼師傅都遇到過膠粘劑結塊的現象,但是有結塊是可以用還是不可以用呢?很多師傅心里沒底。
遇到這種膠粘劑結塊,如果結塊是可以輕輕捏碎的軟塊,還可以繼續使用,但攪拌時間須適當延長,確保攪拌均勻。如果結塊是不可捏碎的硬塊,則不可再使用。下次遇到這種情況,你就知道怎么判斷啦!
二、普通膠粘劑直接厚貼
業內人士都知道,膠粘劑是從歐洲引進過來的,歐洲的墻體普遍比國內的墻體平整度要高,平整度誤差小于1cm,所以普通的膠粘劑設計粘貼的最大厚度通常不超過1cm。可是,部分鑲貼師傅在墻體平整度不好的情況下,用膠粘劑厚涂的方式替代墻體抹灰找平。他們覺得,這樣做既省事又省時間,何樂而不為。
其實,普通的膠粘劑粘貼厚度超過1cm后就會出現比較大的收縮和應力,導致粘結層開裂,最終就會產生空鼓脫落。
三、 墻面用膠粘劑,地面用水泥
如果地面鋪貼僅用水泥砂漿,對于穩定的地面基層是可以的,但是,如果是地暖等不穩定的基層則不行。
而且用水泥砂漿粘貼,施工效率也比用膠粘劑低,出問題的可能性也會很大。因為水泥要達到既定強度,需要足夠的時間和適量的水讓水泥充分水化,水泥砂漿保水差,水分散失快,強度上不去,很容易出現空鼓和脫落。
四、 背膠直接上墻
有些鑲貼師傅覺得背膠刷在磚的背面太麻煩了,直接刷在墻上,簡單快速。可是背膠這類產品在研發的過程中就是針對磚背面使用的,雖然背膠上墻也會形成一層膜,但是效果卻南轅北轍了。因為背膠是為了增強磚與膠粘劑之間的粘結強度,不是增強墻與膠粘劑之間的粘結強度。
還有哪些雷區呢?
如果您還感興趣的話,
我們下期繼續哦!